最近小枣君一直在研究云计算和大数据,虽然过程非常痛苦,但收获很大。

在研究的过程中,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——学习和实践云计算、大数据,基本上都是在和“Linux操作系统(Ubuntu、CentOS、Debian等)打交道。现在的大学生,应该也会学习云计算、大数据,他们是否也熟练具备Linux系统的使用能力呢?



于是,我找了几个大学生朋友了解情况。根据他们的反馈,没有一个学校专门设置了Linux课程,对Linux基本上都是靠自学。甚至有的同学,大学四年都没有接触过Linux系统。而云计算、大数据课程,学校虽然有设置,但基本上都是选修课,而且内容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。


为了验证这些说法,我收集整理了国内十几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,并进行核对。核对结果确实如学生所说,没有一所大学专门设置了Linux课程。


和Linux相关的,倒是有,就是“操作系统”。


但仔细翻看“操作系统”的教材,基本上都是原理,很少实践。教学大纲里,也没有设置Linux操作系统的实践课程。


不仅是计算机相关专业,电子信息工程、通信工程等专业,也都是如此。

教学大纲里面的专业课,仍然是十八年前小枣君上大学时的那几样:计算机组成原理、操作系统原理、编译原理、数据库系统原理。。。都是原理。


我专门对照了当年我的那份培养方案,竟然90%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。。。


这是我的大学课本,我都还保留着


这不免让我非常惊讶和困惑——社会发展如此之快,科技日新月异,大学的培养方案却一成不变,真的合适吗?


当年的小枣君,大学毕业之后,发现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会。于是,工作的第一年,就在一家小公司“打杂”——装系统,Linux、Solaris、OpenBSD,装了无数遍;玩服务器,HP的、IBM的、SUN的,每天捣鼓来捣鼓去,还有磁阵,日立的、DELL的,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,更是数不清。


然而,就是这一年,学会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。熟练使用多种Linux操作系统,熟练掌握数通设备的配置方法,熟练搭建各种WEB、SMTP、LoadBalance服务。。。


经过这一年的锻炼之后,我才找回了自信,积累了能力,应聘进入了中兴,干起了通信。


现在回想起来,毕业前几年的收获,远远大于大学四年的收获。那时候打下的能力基础,直接影响了后面十多年的个人发展。直到现在,还在从中受益。


小枣君相信,有很多同学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——在大学里迷茫无措,进入社会后才算找到了方向


之所以会这样,我现在回想总结,就是在大学里被枯燥的理论学习压抑了太久,而自己实际上属于典型的“实践型”,与大学教育是格格不入的。

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,迈入了一个极端,就是过于偏向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,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。而时代的发展,既需要理论研究型人才,也需要实践应用型人才。


之所以高等教育会走入极端,一方面是因为体制,另一方面,是因为社会的普遍观念。


传统观念认为:学历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,考试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。


什么东西适合考试?理论能力啊。像实践能力这种,是很难用考试来判断的——复杂度更高,成本更大,而且主观因素太多,操作性不强


于是乎,大部分学校都会用理论考试的方式,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水平。这就决定了,学生们重视理论,而忽视实践。


时至今日,这种偷懒取巧的错误习惯,就带来了问题——培养了很多理论强、实践弱的毕业生。

就以云计算为例,你了解再多的原理也没用,考试分数再高也没有用,必须进行实践。而实践云计算的第一步,就是熟练掌握Linux。

中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,95%以上,是不能熟练使用Linux系统的。


大家都依赖于Windows。就算是Windows,很多人毕业了还不会独立重装系统。

再例如通信,大学里学了那么多的微积分、信号与系统、数字信号处理,可是看见基站还是不认识。看见光纤也不知道是单模多模。移动通信有哪些主流标准,一问三不知。


不是说微积分没有用,而是说,微积分只占知识体系的很小一部分。就现实情况来看,毕业后会用到微积分的,不超过10%。


我一直都没搞明白,为什么大家都要学90%概率用不到的微积分,而不去学90%概率会用到的Linux。从投资回报率来讲,这不是很愚蠢吗?


之所以现在高等教育体制关注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,忽视实践型人才培养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大学扩招。

1999年,中国开始实行大学扩招。2013年,招生规模趋于稳定。


对比一下数据:

1998年,报考人数320万,录取人数108万,录取率34%。

2012年,报考人数915万,录取人数685万,录取率75%。

表面上,扩招是一件好事,让更多的人得以圆了大学梦。但实际上,它带来的副作用,就是导致中国人才层次结构的一片混乱。

扩招之后,中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虽然有所增加,但是远远赶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。于是乎,高等教育质量迅速下滑,高等教育输出人才的质量,也随之迅速下滑。


与此同时,很多本应该进入专科的生源,进入了本科。而越来越多的专科院校,摇身一变,成了本科大学。


说白了,还是那些学校,只是换了个叫法而已。刺激了消费,满足了虚荣心,但教学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提升。


短期内,虽然好像多了很多“本科”,皆大欢喜,但长期来看,弊大于利。


大部分人其实搞错了“大专”的意思。


大专和本科,本来没有这么大的“身份地位”差别。专科同样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大学的学历层次之一。本科偏向理论研究,专科侧重于工程实践。越来越多的人错误认为,专科就是低人一等,于是,变成了“社会共识”。


扩招“放水”,导致大量定位“工程实践”的人才,被挤进了理论研究。教育资源的匮乏,本身能力确实又比较勉强,使这批本应该成为合格“工程实践型”人才的人,成为了不合格的理论研究型。


直接后果是,中国技师、高级技师类人才急缺,职业技能人才急缺,整个国家的人才体系出现断层。


根据2017年人才蓝皮书《中国人才发展报告》显示,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达上千万人。

想要找优秀的技术工人,会越来越难。想要高度职业化的专业人才,会越来越难。


另一方面,大量本科毕业生,面临“高不成、低不就”的窘境,无法顺利就业。(反而是养活了很多培训机构,教JAVA,教数通,赚得盆满钵满。


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,又逼得很多本科生必须考研究生。

搞到最后,现在的硕士,变成了以前的本科,现在的本科,变成了以前的专科。但是现在的本科,却没有以前专科的工程实践能力。

而且,在华丽的硕士人数、博士人数的背后,是学历含金量的大幅下滑,还有学术造假的丑陋不堪。

在牺牲了大量的人才之后,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些精英,能不能留得住,也是一个问题。你看很多精英,出国了,就再也没有回来。

一部分研究型人才成功了,搞起了研究。在竞争中失败的那一部分,最终还是要回归社会,重新学习实际应用型知识。既耽误了个人的时间和青春,也增加了企业的培养周期和成本。

对于学校来说,反而不是很在乎这样的损失,毕竟,他们培养了精英,面子上有光。就业率嘛,永远都有办法搞成99%以上。

中国高校之所以偏理论型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高校里面的师资结构。


高校进行人才引进,过于看重学历和研究成果,而非实际工作经历和行业成就。


现在的高校,博士一抓一大把,但大部分是学术型的。也就是说,这类人才,本科后直接进硕士,硕士后直接进博士,然后出国交流访问,最后回校任教。他们的学历都很高,但很多都没有实际行业中的从业经验。客观地说,知识深度很高,但知识面可能较为狭窄,对行业的理解,也可能不够透彻。


如此一来,他们在本科教学,或者带自己的研究生时,可能会更有一定的影响,缺乏行业实践的经验指导。


虽然中国高校数量看上去很多,但是两极化严重。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掌握在少数高校手里。在这种情况下,推行全面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,也是不合适的。


就像信号与系统,电磁场与电磁波这类课程,中国2600多所大学,有几个老师敢说自己真正能讲清楚其中的内容?无非是照本宣科,敷衍了事而已。这样的教学,既浪费时间,又打击了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,还不如不学。

相反,有些看上去不怎么样的学校,自身定位准确,反而人才培养更为成功,就业形势大好。


大量开设实践类的课程,是符合学生需求的。有些课程,例如Linux,带着大家实际动手操作,安装系统,搭建服务,进行编译,有过程输出,也有正向结果激励,反而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培养兴趣,也非常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或实际工作。


我认为,重要性虽然能影响价值,但决定价值的,是稀缺性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与其追求学历的高大上,不如追求技能的稀缺性,将来一样能过得很好。

最后再总结一下。

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,既需要研究型人才,也需要实践型、工程型人才。

对于社会来说,应该认识到:适合做研究的人,尤其是适合基础理论研究的人,只占少数。没有必要急功近利,把所有人都往一条路逼。如果社会观念能转变过来,那么学生的观念和选择也会随之理性转变。


对于高校来说,应该准确找到自身的定位,大胆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,积极引进更多行业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,尽量让校内课程与行业应用接轨。


对于学生个人来说,应该抛弃“唯学历论”,积极去了解社会和行业,找到自己的目标,朝正确的方向努力。


中国目前的超低生育率很危险,国家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。人口红利消失,劳动力将越来越稀缺。如果人才层次结构仍然不合理,人才培养效率仍然底下,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。


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,希望教育问题能得到更多的重视,能得到及早的解决。


谢谢大家!



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鲜枣课堂

作者 鲜枣课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