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晚上, 关于某国企成都员工大骂领导的截图,火遍了全网,相信大家都看到了。

事情目前还在发酵,引起的评论也是铺天盖地。
从评论内容来看,大家一边倒地支持当事人陈志龙,认为他说出了自己一直不敢说的话,骂出了大家的心声,是真正的“凉山好汉”(陈是凉山人)。

没错,陈志龙和他的同事们所面对的无理加班要求,以及沉重工作压力,绝对不是个别现象。这种事情在全社会普遍存在,是我们整个职场的一个缩影。
这次事件,本质上,是职场人长期压迫下的一次集中宣泄——“天下苦加班久矣,何时能休?

我们为什么会如何痛恨加班?加班的本质是什么,有办法解决吗?

今天,小枣君就和大家聊聊,加班的那些破事儿。
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加班?
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,加班就存在了。
所谓“加班”,就是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“额外”上班。
通常来说,当遇到突发紧急情况,产生了大量的临时工作,才需要加班。
但实际上,大家都知道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加班成为一种内卷的手段,被用来缩短研发周期、项目工期,获得竞争优势。
我们从小学习马克思。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里也说过,每个雇佣劳动者的工作日由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,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。


资本家不会满足于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报酬的“等价交换”,他一定会要求更多的剩余劳动时间,以便为他生产剩余价值

那么,为什么国内会有这么多加班呢?

小枣君仔细分析了一下,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:

1、历史背景

因为历史的原因,从1840年以来,我们就长期处于落后的局面。从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,我们才算正式开始追赶对手。

落后了那么多年,想要追,就只能靠拼搏奋斗。常规那点时间肯定是不够的,以我们中国人的勤劳精神,那必须是要加班。
我们很多产业从落后几十年到现在落后几年,甚至并驾齐驱、反超,都是靠人口红利和加班换来的。至于说创新,虽然也有,但占比极低。
2、产业格局

我们国家除了互联网之外的绝大部分产业,都是国企占主导地位。说实话,这也是市场环境残酷的原因之一,也是加班普遍的原因之一。

以通信行业为例。运营商作为国企,是一切通信行业投资的源头,是整个行业的甲方爸爸。运营商每年的集采,无数公司在里面挤得头破血流。一折中标甚至一元中标,屡见不鲜。


这些年,国家不让低价中标,于是,内卷从“卷报价”,变成了“卷服务”。标书里的工期,一个比一个短,承诺的需求,一个比一个多。
这么一来,倒霉的,就是乙方的员工。原本不急的项目,硬是变成了紧急项目。一个毫无意义的里程碑,竞争对手之间拼命加班,硬是要抢第一名。

对于合作方和外包来说,压力更大。外包员工的待遇本来就差,工作压力一层一层压下来,更是苦不堪言。


没有底线的竞争,势必造成行业饿殍遍野、一片哀嚎。
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,取得了不小的成就。但底层劳动者是否获得了应有的回报,财富分配是否合理,其实是值得商榷的。
3、领导的个人水平
领导强加给项目的随机性,缺乏科学依据的决策,也是加班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说白了,就是有些领导的水平太low,喜欢“瞎搞”。
市场的发展,行业的周期,都是有自身规律的。产品的推出,业务的上线,应该以最终用户的真实需求为参考,而不是以某些人的个人意愿为转移。
现在“空降领导”、“外行领导内行”、“关系户领导”的现象特别多。很多水平差的领导,不喜欢听专业人士的意见,为了个人利益(搞政绩),为了邀功,盲目制定目标和计划,导致了很多没有意义的加班。
现在的职场,利益争夺激烈,氛围很差。有些卑鄙的利己主义者,面对领导,跪舔、拍马屁、瞎承诺;面对同事,欺软怕硬;面对下属呢,就是疯狂PUA。
德不配位、尸位素餐的人,为什么会在领导的岗位上?

其实很简单,要么他的领导也是个傻逼,要么就是制度出现了问题。说白了,决定关键利益的,到底是产品和服务?还是别的什么东西?
4、企业文化和价值观
如果社会上出现个别“傻逼领导”,那是运气问题。如果社会上到处都是“傻逼领导”,那一定是制度和文化出了问题。
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最近几十年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崇尚“狼性文化”,喜欢给员工“洗脑”、灌鸡汤、打鸡血。

没错,“狼性文化”确实包含了一些激进的奋斗精神、进取心,但它不是万能的。企业的竞争力包括很多方面,例如战略制定、研发投入、技术创新、流程制度、赏罚激励,等等。
天天沉迷于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,往往是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现。
大家都知道,公司业绩好的时候,一片歌舞升平、气氛祥和。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,就开始抓考勤。
业绩不好,领导就有压力。提升业绩,这个有点难,时间比较长,那就先整顿风气,抓管理,抓制度,抓态度,抓考勤。
上层领导的压力,逐级传递下来。于是,内卷就开始了。
其实,上层领导并没有要强制加班。但是,有的下级领导,管理水平有限,想不出更好的办法,干脆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。于是,“员工加班时长”这种显而易见的工作量KPI指标,就被提出来了。
其实,低层领导的想法也很简单——如果我们团队不加班,工作没做好,领导肯定会说:“你们工作任务没完成好,也没见你们加班,肯定是付出不够”。如果团队加班了,工作没做好,至少说明我们态度是好的,只是外部原因导致。
说白了,加班就是为了“甩锅”。

有的时候,某位领导也没想着让大家都加班。他自己责任重,压力大,事情多,于是加班。下面的小领导,看见上级领导都加班了,那怎么办,只能跟着加班。员工看到了,也就跟着加了。这就是内卷。
“狼性文化”,也是有一定反噬作用的。任何一个人,都不可能一直打鸡血,一直亢奋。
想要一个人努力工作,无非就是三个方面:
一、钱给的多
这个吸引力是最直接的。很多企业老板都只看到狼性文化,却没想过(或者不愿去想),狼性文化的背后,是慷慨分肉(分钱)。想要员工有很强的执行力,那就多给钱,给股票,给分红。

中国的打工人,从来都不反对加班,他们反对的是“加班不给钱”。如果加班给钱,很多人巴不得天天加班。
二、价值观驱动
这个社会也不是只有唯钱论。除了经济价值,还有社会价值,精神信仰。

有些员工,对精神层面的满足更在乎。如果他觉得这份工作值得做,能贡献社会,他就愿意做。例如一些支教工作、志愿者、公益组织工作,钱少也有人干得不亦乐乎。
像小枣君写科普,也没什么钱,但是我热爱这份工作,干得开心,我就愿意加班。
三、为了能力提升
很多年轻人,之所以愿意干一些待遇不好的工作,是为了学习和提升自己。他不是甘愿被压榨,而是知道自己暂时能力不够,所以忍辱负重,做学徒、学东西。
当积累到一定程度,他就跳槽了。当前的工作单位,只是一个平台、跳板,大家各取所需。
总而言之,加班,要么就给钱,要么就有意义,要么能学到东西。不然的话,没人愿意加班。
像中国电科这次事件,完全是领导为了个人邀功而强制要求加班,一将无能累死千军,属于最被痛恨的加班。激起民愤,那是必然的。

当代打工人,是如何看待加班的?
不同年龄段的员工,看待加班问题的态度,是截然不同的。
首先说说年轻人。
现在的年轻人,和以前几代人完全不同。
我们80后,当年太老实了。领导让干啥就干啥,让加班就加班,让出差就出差。我们觉得能有一份工作,是非常感恩的一件事,一定要拼命工作,努力赚钱,买房成家。
现在的很多年轻人,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,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,能力更强。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,远远超过我们当年。他们看问题更加现实,也没那么容易被“洗脑”。
对于他们来说,薪资待遇和公司招牌,不再是求职选择的优先因素。他们更在乎的是,是否有灵活的时间,可以让自己追求爱好,做想做的事情。
对部分年轻人来说,家庭条件远远好于20年前,所以他们没有特别强烈的赚钱压力。而且,他们也很清楚,就凭现在的房价水平,即使是最好的公司的工资,也不够自己买房。
于是,他们干脆躺平,顺其自然,或者另辟蹊径。
他们知道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。想要翻身,关键在于机会的把握。所以,有的年轻人,选择加班奋斗,往上爬。更多的年轻人,选择拒绝加班,利用空余时间研究自己的爱好,例如写代码,做自媒体,或者拍短视频。
现在的年轻人,一点也不害怕公司,更不害怕领导。
公司很难通过威逼利诱,强迫他们加班,哪怕是有偿加班。如果加班多,他们就离职。
对于中年人来说,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中年人,尤其是35岁以上、生了二胎、有房贷的老员工,完全没有任何话语权。他们没有退路,工作对他们来说很重要。
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,其实不在乎加薪,也不太在乎奖金。他们基本上都有至少一套房,且还清了房贷。他们的第一个孩子,大约在上小学。他们处于为了孩子成绩和择校焦虑的阶段。
中年人到了这个年龄,职位如果没有升上去,基本上也就没希望了。如果升上去了,也是可有可无的公司“中层”,风险更高。
他们其实宁愿工资少点,或者奖金少点,也不愿意加班。因为,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,去照顾家庭。尤其是女性中年人,家庭意识更强,职场奋斗意愿有所下降(这也是一种形式的牺牲),更加抗拒加班。
但是,他们没有话语权,面对加班要求,只能默默接受。实在是没办法逃避的话,就会选择离职。(事实上,要求加班也成为很多公司“变相裁员”的一种手段。)
乱加班问题,如何解决?
加班问题,并非中国所独有。国外的竞争也很激烈,也有很多的加班打工人。
小枣君觉得,加班矛盾的核心,在于两个方面。
一个是站在市场的角度,双向选择。
加班,是员工工作环境的一个选项。加班多不多,有没有加班工资,时间长了,打工人之间都会有口碑。如果一个人想要这么工作,就自己评估能不能接受。
如果一个企业觉得自己别的方面都给足了,或者觉得自己给了加班费,那也可以这么干,自己承担结果。
这些年来,社会上的加班风气是有所改变的。有些企业,提出了“申请加班”的制度。而且,企业不仅不鼓励加班,对加班较多的部门,还要进行管理干部约谈,甚至考核扣分。
道理很简单,如果你的部门有100个人,创造的产值和别的部门一样多,你的部门加班时间更多,说明你这个团队负责人的管理水平有问题,没有发挥员工的最佳效率。
反过来说,如果你的部门能创造更多产值,那就批准你增加岗位编制,招聘更多的员工。
这就是管理观念和水平的一种进步,是精细化管理的体现。
第二点,其实更为关键,那就是法律层面的干预和保护。
员工和企业,前者显然是弱势的。我们天天在说建设法制社会,那么,我们的劳动法,到底有没有在保护劳动者?我们的工会,是不是在维护员工的权益?
这个我就不展开说了,大家都懂的。
█ 最后的话

好了,以上就是我对于加班问题的一些个人看法。
这次成都国企事件,是一次公众情绪的爆发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也就是转发泄愤。但是对当事人,我还是比较担心的。事情闹得这么大,公司该如何处理?被骂的领导,会不会详细调查后追责?当事人离职之后,还有没有公司愿意招聘他?他的职业前途怎么办?
古话说得好:“为众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”。

我们还是密切关注一下事件进展吧。更多的关注,就是对当事人更大的支持。
谢谢!

作者 鲜枣课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