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前面的话

今天的这篇文章,是《我为什么会选择华为》的姊妹篇。

本篇的作者是鲜枣课堂的粉丝,来自上海某高校的通信专业。

他告诉小枣君,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硕士毕业生,没有实习经历,拿到的offer没有特薪,也没有蓝剑。这篇文章,是他结合自己的经历,站在一个普通毕业生的角度解读一下,该如何面对秋招,如何在offer中做出选择,以及最终他选择中兴的一些考虑。

这篇文章,和华为那篇一样,都是希望能给求职中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。

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,别人的观点不一样适合自己,还是那句老话,文章只供参考。

在秋季招聘到来时,面前一场接一场的宣讲,还有浩瀚如烟海的公司,几乎每个毕业生都是懵逼的,不知何去何从。

于是乎,很多人(包括笔者)就像无头苍蝇一样,到处投简历,到处听宣讲,到处去面试。

这样的车轮战,结果可想而知。疲于奔命的赶场,准备不足的面试,付出很多,结果却不理想。

在经历了这个难熬的过程之后,笔者不断总结积累经验,慢慢摸索出了一点思路和办法,让自己的求职之路走上正轨。所幸,最终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结果。为了能给有同样困扰的同学一个参考,特此撰文一篇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生活的选择

对于生活方式,其实主要也就是两种倾向:

  • A  舒适安逸波澜不惊的生活

  • B  激情四射跌宕起伏的生活

A的代表就是研究所,国企。

优点:福利优厚,工作稳定,就这么安定下来熬资历,日子相当舒坦。

缺点:薪资更稳定。

B的代表就是新兴公司,创业公司。只要你肯拼,就会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涨薪机会,弄不好还会有股份。缺点是,工作很艰辛,而且,公司万一倒闭你就……

A、B都是极端情况,大部分人其实是5:5、6:4的心态,考虑大平台的大公司,先积累工作经验,将选择留给将来,也就是常说的,以时间换空间。

你问自己的内心,喜欢A那就去瞄准A,早到几年就多几年资历;你非常看好B那就去瞄准B,越早到就越核心;至于中庸的第三种,留给那些举棋不定的人。

行业的选择

我特别佩服《我为什么选择华为》的作者,他是去看十九大报告来选择的,能不能看懂另说,这个想法就很厉害。

我们的行业选择建议,其实大多来自就业师兄,宣讲会,父母亲戚。

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,要能有眼光选择出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,太难了,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。有人看好金融、证券,也有人看好新能源、新材料,但都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。

这个时候,就是要结合行业的分析和自己的观察,进行判断。而且,做出决定之后,就不要纠结。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


笔者根据自身的专业情况认为,比较适合自己进入的行业有三个,分别是金融行业、互联网行业和通信行业。 

公司的选择

现如今,越来越多的公司招聘时更看重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,尤其是大公司,对专业背景的要求逐渐下调。但是,专业背景对于求职仍然是重要因素之一。

如果是跨专业求职,难度自然可想而知。你首先必须具有强悍的竞争力,否则最好还是绕开这种必死的雷区。或者,你可以考虑进入目标行业公司的边缘职位,证明自身能力之后,再进行内部转岗。

如果是本专业,就看你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估。如果觉得自己没问题,那就选择行业前三。如果能力不太够,就下调心理预期,那么选择行业前十也没有问题。

比如笔者,金融行业的应届生都已经快挤破头了,哪里还有好位置留给我们这些外专业的?笔者身边有很多人特意去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,可是最后连面试机会都没有。 

互联网行业,笔者是硬件出身,只有一些C基础和Java技能,Google、微软、BAT什么的……还是别自讨没趣了。

通信行业,最终还是回到了老本行,比较有信心,就专挑好的来了,比如华为、中兴、思科、爱立信、普联等。

岗位的选择

岗位,无非是三种:技术岗,半技术岗,非技术岗。

技术岗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研发岗,主要是与物打交道。

非技术岗,大致也就是销售岗,人力资源岗,主要是与人打交道。

半技术岗,其实也就是产品岗,需要了解一定的产品知识和技术,了解一定的物,接触一定的人。

这时,又需要审视自己了,首先是——我能做什么?我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理由来打动面试官,说服他,我可以胜任这个岗位?

其次是——我喜欢做什么?

笔者这里做过性格测试(https://www.16personalities.com)。结果显示是ENFJ-A型,隶属分区是外交官,也就是更适合跟人打交道,这一点我个人比较认同。

和《我为什么选择华为》作者一样,我也是一个“不安分”的人。比起跟冷冰冰的技术,我更喜欢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。

 

然后笔者的做法是,投一部分研发岗保底,然后投了一部分产品岗尝试。

笔者没有直接选择销售岗的原因是,多年的专业学习还是有技术情节的,不想完全抛弃,而且,笔者认为,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是从事销售工作的前提条件。

最后的选择

这四个问题思考完毕,其实大致就可以决定去向了。

精心选择两三个行业,每个行业三四家公司,每家公司两个岗位,踏踏实实准备好这些,就够了。

每场面试,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。行业背景,岗位工作,技术发展,薪资待遇,如果做足功课,相信面试时一定会被刮目相看,拿到offer成功率极高。

笔者的选择之路是怎样的呢?

我没有去研究所,因为不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,我怕我的热情会被消磨殆尽。

我没有投外企,因为师兄告诉我外企的日子跟研究所差不多,而且快被干掉了……

我没有去普联,因为师兄告诉我,虽然工资高福利好,但是学不到东西,跳槽只能往下跳……

我没有去银行,因为我舍不得我这七年所学就这么付诸东流。

 

最后,只剩下华为和中兴了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华为是研发岗,中兴是产品岗。

业界普遍认为,华为技术起家,是个学习技术的好地方,所以我投了华为研发岗保底,而且华为只能面试一个岗位,保底起见我也不会投产品岗。

中兴则更加包容一些,一志愿的研发岗和二志愿的产品岗我都面试过,在与面试官交谈的过程中更完善了对于岗位的了解。最终,面试官让我二选一,我已经有华为研发岗offer,于是就直接敲定了产品岗。

 

真正拿到这两个offer后,我掂量了很久,薪资差距1k,性质不同,其他没差。

最终决定中兴,主要是有三个考虑:

1.企业文化。

宣讲面试的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企业文化。有人说,从华为出来的人,成也狼文化,败也狼文化。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中兴的企业文化。

2.老大对你的重视程度。

华为有店大欺客的嫌疑,仗着降薪缩招的传言怼到你怀疑人生,给个批发价,“你能力还凑合,那你来吧”。相较而言,中兴签约当天,部门领导给我打了四次电话,关心我的签约近况,满满的诚意。

3.岗位性质。

在通信行业,众所周知,距离用户越近,薪资待遇浮动越大,同时升迁的机会也越大。中兴产品岗是核心的无线产品线,华为研发岗疯传是螺丝钉岗位,真能接触到核心技术吗,的确是个未知数。

 

最终,我选择了中兴。



选择之后

选择中兴,并不意味着我觉得中兴完美。相反,因为研究和了解得很多,我很清楚中兴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,中兴面对的挑战很大,我要进入中兴,一样面对的挑战很大。

第一份工作就像是初恋,我也希望可以修成正果,但是多半不太可能。

对于我来说,重要的是,在这份工作中,见识有没有增长,视野有没有开阔,能力有没有变强。

未来充满无限可能,我要做的,就是探索和经历这些未知。


选择,并不是圆满的结束,而是全新的开始。


(全文完)

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鲜枣课堂

作者 鲜枣课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