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novations当时的互联网,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,从最初的小型专用局域网络,变成了空前庞大和复杂的世界级网络。 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张,网络设备的不断增加,超过了早期设计的承受能力,也使得网络维护变得举步维艰。 于是,专家们开始探讨未来网络的可能性架构,希望在互联网崩溃之前,将它拉回正轨。而GENI项目和Clean Slate课题,就是这些尝试之一。2007年,斯坦福大学博士生Martin Casado等人提出了关于网络安全与管理的项目——Ethane。 该项目试图通过一个集中式的控制器,将网络管理人员制定的安全控制策略,下发到各个网络设备中,从而实现对整个网络的安全控制。
2008年,Clean Slate课题的项目负责人,斯坦福大学教授Nick McKeown及其团队,受到Ethane项目的启发,提出了OpenFlow的概念,并发布了那篇经典的文章——《OpenFlow : Enabling Innovation in Campus Networks(OpenFlow:校园网的创新使能)》。
Nick McKeown和他的文章
OpenFlow,字面意思就是“开放的流”。 2009年,基于OpenFlow,Nick Mckeown教授正式提出了SDN(Software Defined Network,软件定义网络)。
Google B4是一种横跨整个地球的连接到谷歌数据中心私有广域网。 改造之后,Google B4网络的链路带宽利用率提高了3倍以上,接近100%。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是令人震撼的,也坚定了行业对SDN的信心。2013年,Google在SIGCOMM上发表了论文《B4: Experience with a Globally-Deployed Software Defined WAN》,详细介绍了Google的WAN加速SDN方案。论文中提及,Google使用的控制器名叫ONIX。面对SDN和ONF,设备商当然也不能无动于衷。2013年4月8日,在Linux基金会的支持下,作为网络设备商中的领导者,Cisco与IBM、微软等公司一起,发起成立了开源组织OpenDaylight,共同开发SDN控制器。